400-770-6926

公司动态

NEWS

咨询热线

400-770-6926

行业动态

我国介入医学已比肩国际水准,形成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大介入”格局

时间:2023-04-06 15:55:47

虽然介入是个“舶来品”,但30多年来,中国介入水平跟国际同步,有些项目为国际领先水平,与欧美国家的介入医疗水平几乎齐肩,国人几乎不必因需介入治疗走出国门寻求更佳治疗方案。


1.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介入医学专家、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介绍,介入医学是继内、外科之后的第三大临床学科,介入治疗既不同于内科的“吃药打针”,也不同于外科的“开刀手术”,而是在先进的影像设备引导下,通过置入体内的特种导管等微创手术器械,在体外进行操作和治疗,因此具有损伤小、见效快、疗效好等特点,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高度重视,且发展迅猛,很多医院都专门成立了介入放射科或介入科。

2.jpg


我公司专业从事铅衣,X射线防护服,介入耗材等产品多年,产品款式多样,质量保证。


江苏省人民医院医学影像部、放射科、介入放射科主任施海彬教授介绍说,目前介入治疗已经在肿瘤、外周血管、大血管、消化道疾病、神经系统、非血管等数百种疾病的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入治疗范围可以说是“从头到脚”,并且已经成为部分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案。在大动脉疾病如主动脉瘤、神经介入如脑动脉瘤等方面,介入微创治疗的效果日益突出,可以及时消除隐藏在人体大血管内的“炸弹”,防患于未然。以肝癌为例,近年来,随着介入微创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介入治疗已成为原发性肝癌的非手术治疗中的首选方法,占有重要的地位。

3.jpg

相对技术的发展、患者的需求,目前全国介入医生一定程度上面临数量不足的现状。滕皋军透露,全国大约有15000名介入医师,但是面对中国巨大的患者群体,介入医师数量仍严重不足,在有些地区和基层医院的水平参次不齐,更需在质量上严格把控,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技能。

4.jpg

滕皋军教授认为,一方面,要加大对介入职业医师的规范化培训、专项技术考核,另一方面也要为我国介入医师在依法行医、权益维护、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搭建规划化运行平台。

专家呼吁,通过分级诊疗,大力推进介入先进技术向基层医院推广。江苏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主委、南京市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介入血管科主任顾建平教授说,建议将介入手术进行分级,同时进一步完善介入技术指南,让基层介入医师熟练掌握一些基础难度的介入手术,将需高难度手术如神经介入等高难度的介入手术则转入上级医院指导完成,在这种介入医学分级诊疗的格局下,让更多患者接受及时、科学、合理的微创介入手术治疗。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化,我国介入医学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介入医学已形成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大介入”格局。

5.jpg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成立于2014年,标志着介入医学由技术向学科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为我国一万多名介入医师依法行医、权益维护、学科建设等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

滕皋军表示,近年来,全国各地介入技术开展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除了传统的介入科外,消化内镜、神经、急诊、超声等多学科、多类别、多领域介入技术发展迅猛,为广大患者带来了一系列先进的介入微创治疗新方法。

6.jpg

例如:消化内镜介入技术应用于临床,已经形成了涵盖超声内镜(EUS)介入、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EVL、EIS)及经血管介入治疗、小肠镜介入治疗、智能胶囊内镜以及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的全方位介入技术体系。消化内镜专家大胆创新、积极引导开展了“内镜下胃肠吻合术”“内镜下胆囊取石术”等新技术,逐渐确立了消化内镜介入“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由宏观到微观”“由人工到人工智能”的发展模式,原先许多需要外科手术的病症,如今在内镜介入下得到了微创治疗。

施海彬教授介绍说,目前介入治疗已经在肿瘤、外周血管、大血管、消化道疾病、神经系统、非血管等数百种疾病的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入治疗范围可以说是“从头到脚”,并且已经成为部分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案。

文章内容转载自网络